其他文章

維他命D,不可不知的荷爾蒙

維他命D不僅是我認為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更可謂是一種關鍵的賀爾蒙,其受體(VDR)分布於人體幾乎所有器官,參與調節超過2000種基因。。透過皮膚在陽光照射下的作用,人體能夠自行合成維他命D,特別是在UVB光線的幫助下。然而,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限制,如長時間待在室內和使用防曬產品,大多數人難以獲得充足的日照,從而影響維他命D的自然合成。

農業社會的農夫們因長時間在戶外勞作而自然獲得充足的陽光,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現代人大多時間坐在辦公室中,日照量遠不足。研究顯示,在台灣,超過66%的成年人維他命D水平不足,而真正達到充足水平的不足2%。維他命D的不足與某些癌症的發生有關,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補充維他命D對於改善多種健康問題非常有效,尤其是在兩個特定族群中—肥胖癌症患者,這些患者的維他命D水平通常遠低於正常範圍(30ng/mL),經常只有10至20ng/mL,甚至更低。

自然獲得的維他命D主要來自於陽光照射,理想情況下,陽光合成應該滿足日常90%的維他命D需求,但現實中幾乎沒有人能達到這一比例。因此,食物和保健品補充成為了實用的替代方案。然而,食物中維他命D的含量通常不足以滿足日常需求。例如,一顆雞蛋大約只含有37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因此,補充維他命D尤其重要,尤其是對於久坐者、老年人、膽囊移除者和皮膚疾病患者等易缺乏維他命D的群體。

我強烈建議患者補充維他命D,尤其是那些血液檢測顯示維他命D水平低於標準的個體。維他命D不僅與癌症、肥胖息息相關,還與多種健康問題有聯繫,包括骨質、免疫系統、肌肉骨骼痠痛、慢性疲勞、皮膚問題、骨質疏鬆、認知衰退、傷口癒合遲緩以及血糖控制困難。

維他命D補充的推薦形式是D3,儘管它主要來自羊毛,可能不適合所有素食者。素食者可以選擇D2,雖然效果較D3略遜一籌,但同樣能提供必要的補充。市場上常見的維他命D補充劑大多為非活性形式,這與一些研究聲稱可能對健康有害的維他命D不同。保健品的D需要經過肝臟轉化為25(OH)D(calcifediol),然後在腎臟進一步轉化為1,25(OH)2D(calcitriol),後者才是結合到受器VDR上的活性形式。

對於一般成人而言,衛生福利部建議19至50歲的成人每日需攝取500國際單位(IU)的維他命D;而對50歲以上成人,由於皮膚合成能力下降,建議每天攝取400至1000國際單位。但是我認為,依照這個建議劑量是非常難達到30ng/mL,甚至50ng/mL以上的水平。一項劍橋大學2014年的研究顯示,當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超過90 nmol/L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骨折的死亡率顯著降低,且更高濃度的維他命D並未增加死亡風險。所以補充維他命D的上限容忍劑量是非常高的,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之下,我認為每日補充2000IU不會有明顯的問題,我有很多患者需要補充道每日5000IU,抽血數據才能看到明顯的進步。

檢測血液中的維他命D水平,主要是測量25(OH)D,這是因為它比1,25(OH)2D的半衰期長,更能反映體內維他命D的存量。維他命D的合成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鎂離子的缺乏會降低皮膚的合成效率,較深的膚色也會減少UVB的穿透,影響維他命D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