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PPAR

PPAR,全名為過氧化物酶體增生物活化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不是指單一的基因,而是指一類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家族。PPAR在「脂肪代謝」、「能量轉換」、「胰島素敏感度」、「細胞轉移」、「炎症反應」以及「基因表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會影響細胞內的訊息傳遞路徑,包括AMPK、mTOR、Sirtuin等等

PPAR家族有三個主要的亞型,分別為PPARα、PPARβ/PPARδ和PPARγ。每個亞型都具有不同的組織表達模式和生物學功能。

PPARα最常被提及,表現在肝臟脂肪細胞,主要的特性就是調節血脂,參與控制脂肪酸的氧化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水平。相較於Statin,比較少被開立的降血脂藥物Fibrate藥物就是PPARα的致效劑,不但擁有降低三酸甘油脂(TG)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效果外,還有抗發炎以及抗血酸的能力,所以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PPARβ/δ 在多種組織中廣泛表達,包括腦、皮膚、腸和脂肪組織,參與調節能量消耗促進脂肪燃燒

PPARγ 主要在脂肪組織腸道免疫細胞中表達,是調節脂肪細胞分化胰島素敏感性的關鍵因素,與糖尿病治療密切相關。

我們來看看大自然有沒有什麼物質是可以觸發PPAR,但是比較沒有副作用的,查了一下還真的不少。引用一篇2002年的回顧文獻,天然的一些植物萃取的成分可以觸發PPAR活性,包含一些眾所皆知的植化素

薑黃素Curcumin、白藜蘆醇Resveratrol(葡萄、花生和其他漿果)、虎杖苷Polydatin(葡萄、虎杖、黃芪、花生、漿果)、葉綠單寧Phlorotannin(海帶和褐藻)、槲皮素Quercetin(茶葉、洋蔥、辣椒、李子、芒果以及各種漿果、水果和蔬菜)、山柰酚Kaempferol(葡萄柚、茶葉和漿果)、蘆丁Rutin(蘆筍、綠茶、無花果、洋蔥、十字花科、蘋果、蕎麥)、橙皮素Hesperetin(橘子、柳丁、檸檬、金棗)、芹菜素Apigenin(芹菜)、柚皮素Naringenin(柑橘類水果、葡萄柚、番茄和橙子)、兒茶素Catechin(蘋果、茶葉、可可豆)、小蘗鹼Berberine(黃連)、油酸Oleic Acid(橄欖油)、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肉桂酸Cinnamic Acid、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松果醇Shogaol

儘管有那麼多的研究證明上述植化素有激發PPAR的效用,但是個別的研究數據是少且缺乏的,我們需要更大量的研究才能證實這些化合物是否有類似藥物的效果。不過因為副作用少,相對安全性高,在正常的食用量之下是不會有太大的疑慮的。我們可以廣泛將上述的食物融入生活中做些搭配,不要只吃同一種食材,相信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