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商品推薦

維他命 D 補充與高血鈣風險

現代人因缺乏陽光曝曬,普遍存在維他命 D 不足的問題。臨床上,若未額外補充維他命 D,多數人的濃度難以超過 30 ng/mL,且半數以上甚至低於 20 ng/mL。維他命 D 與免疫系統腸道健康認知功能骨質健康以及癌症風險息息相關。補充維他命 D 是常見的健康建議,且一般情況下適量補充並無安全疑慮。然而,吸收率差異可能導致補充效果不佳。這篇文章探討的是另一個極端:維他命 D 過量補充是否會導致高血鈣,並增加心血管鈣化的風險?

維他命 D 常與維他命 K2 並論,因為維他命 K2 協助將軟組織中的鈣質(如血管壁)轉移至骨骼中儲存。然而,K2 並不易從日常飲食中獲取。當補充維他命 D 時,是否需要合併補充維他命 K2?本文將透過五篇研究來探討這個問題。

 

研究 1:高維他命 D 濃度與高血鈣風險

 

刊登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2021)。

對象:282,932 名患者(495 名 25(OH)D 濃度 > 88 ng/mL)。

結果:83.7% 的高維他命 D 水平患者血鈣正常。25(OH)D 濃度 >150 ng/mL 時,高血鈣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輕度高血鈣(23.2%)。

結論:當 25(OH)D 濃度超過 150 ng/mL 時,應密切監測血鈣濃度。

文獻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759301/  

 

研究 2:最佳維他命 D 濃度範圍

 

刊登於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3)。

結果:25(OH)D 濃度 20-40 ng/mL 是較為安全的範圍;超過 50 ng/mL 時,高血鈣風險上升。

建議:高劑量補充者應定期檢測血鈣,並根據臨床指引調整劑量。

文獻連結:https://academic.oup.com/jcem/article-abstract/98/8/E1283/2833094?redirectedFrom=fulltext&login=false#no-access-message  

 

研究 3:青少年血鈣與骨密度的關聯

 

刊登於 Advances in Rheumatology(2021)。

對象:5990 名青少年(12-19 歲)。

結果:血鈣濃度與骨密度呈倒 U 型關係;25(OH)D 濃度較高時骨密度較佳。未明確指出高維他命 D 引起高血鈣風險,但高濃度有助於骨骼健康。

文獻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91805/  

 

研究 4:活性維他命 D 類似物與高血鈣風險

 

刊登於 Bone Research(2016)。

結論:使用 Eldecalcitol 等活性維他命 D 類似物可提升骨密度,但也可能引起高血鈣。保健品形式的維他命 D(如 D3 或 D2)需經體內轉化為活性形式,通常不會引發高血鈣。

文獻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91805/  

 

研究 5:新生兒高劑量補充的影響

 

刊登於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2012)。

對象:113 名新生兒,分組補充 400 IU、1200 IU、1600 IU 維他命 D3。

結果:即使在高劑量補充下(1600 IU/天),血鈣濃度仍維持正常,且較高劑量對骨密度有正面影響。

文獻連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933541/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雖然高劑量補充維他命 D 或達到非常高的血清濃度(>150 ng/mL)可能會增加高血鈣的風險,但這通常與使用活性維他命 D 類似物(如 Eldecalcitol)或過度的補充劑量有關。在一般的保健品形式(維他命 D3 或 D2)中,依照建議劑量補充,甚至是較高劑量的補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特別是現代人因為陽光曝曬不足,幾乎普遍存在維他命 D 不足的情況,適量的補充反而能夠改善骨骼健康、免疫系統、腸道完整性等多方面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維他命 D 的高濃度與高血鈣之間的關聯性,主要是發生在極高的濃度或長期過量補充時。為了更安全地達到理想的維他命 D 水平,特別是目標高於 50 ng/mL 的情況下合併補充維他命 K2 或定期檢測血鈣濃度會是一個更為謹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