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商品推薦

找到你的最大碳水容忍量

一個人一天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300克?100克?50克?如果你對營養有基本概念,可能會回答:「這取決於個人的代謝健康。」但我認為,正確的答案不僅要看「代謝健康」,還要考慮「活動量」。碳水化合物並非不能吃,適量的碳水不僅有助於肌肉鍛鍊,對甲狀腺功能也有益。然而,「過量」攝取則可能導致代謝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

 

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數據來了解自己的碳水耐受度:飯前血糖、飯後血糖、空腹三酸甘油脂、血酮、氣酮以及空腹胰島素等指標。並不需要每項都測量,只需觀察幾項數值即可。如果每日的碳水攝取量能讓這些指標維持在健康範圍內,那麼這樣的碳水量對你來說就是合理的。我個人認為健康的標準應該更為嚴格,例如飯前血糖應小於100 mg/dL,飯後血糖應小於150 mg/dL,空腹三酸甘油脂小於100 mg/dL,空腹血酮大於0.5 mmol/L。至於氣酮的標準則視不同測量設備而定。雖然我的標準比一般的「正常範圍」更狹窄,但我相信「健康範圍」和「正常範圍」本就不同,因此我選擇用更嚴苛的指標來判斷代謝健康。

 

在尋找「最適量」的碳水攝取時,應以「不破壞代謝靈活性」為前提,再逐步增加攝取量。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最適量」並非固定值,而是與每日活動量密切相關。身體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GLUT7)中,只有GLUT4需要胰島素作用,而其餘的GLUT則不依賴胰島素。偏偏GLUT4主要存在於肌肉和脂肪組織中,可負責約70%至80%的葡萄糖攝取,特別是在運動和餐後的情況下,這使得GLUT4在調節血糖和能量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胰島素阻抗會導致血液中血糖濃度上升

 

然而,運動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不依賴胰島素。原因主要是因為運動可以直接刺激GLUT4轉運蛋白的移動。當肌肉收縮時,肌肉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上升,這會促進GLUT4從細胞內部囊泡移動到細胞膜上,增加葡萄糖的攝取。這一過程「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因此即使在胰島素不足或抵抗的情況下,運動仍能有效促進葡萄糖利用,對於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這些原理,我會根據每日的活動量調整碳水攝取量。例如,當我有較多動態工作時,可以適量增加碳水攝取;相反,如果一天都以靜態工作為主,例如門診時間較多,我會降低碳水的攝取量圖片是我某天的實際情況:那天有三個門診,早、中、晚幾乎整天坐著,因此中午僅吃了少量碳水(兩小塊地瓜)。從CGM(連續血糖監測)數據中可以看出,飯前飯後血糖幾乎沒有波動我們不需要極端地害怕碳水,但也不能毫無節制地攝取根據自己的代謝靈活性和活動量調整碳水攝取量,並維持血糖的平穩與穩定,才是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