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毒素(Aflatoxin)是一種很高毒性的物質,由特定黴菌(像是黃麴黴或是寄生麴黴)產生,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除了B肝C肝病毒以外,造成肝癌的主因之一。Aflatoxin 是已知的人類致癌物,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其列為一類致癌物。
黃麴毒素主要分成四種亞型,B1、B2、G1、G2。最常見的是B1黃麴毒素,具有非常高的肝毒性,會導致肝細胞損傷,甚至肝癌。黃麴毒素常見在保存不良的食物中,像是花生、玉米、大豆、堅果、香料、五穀雜糧甚至咖啡豆都曾發現有黃麴毒素。所謂的保存不良是指溫暖(20-30°C)和潮濕(相對濕度大於70%)的環境,這種環境在台灣非常常見。
黃麴毒素在肝臟代謝的過程中會形成致突變性最強的2,3-環氧黃麴毒素(Aflatoxin 8,9-epoxide),容易導致DNA受損,使肝細胞凋亡,也可能導致DNA突變引發癌症。短期內攝入高劑量的 Aflatoxin 可導致急性中毒,症狀包括肝損傷、黃疸、腹水和死亡。長期低劑量暴露與肝癌(特別是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黃麴黴喜歡的溫度是溫暖潮濕的環境,台灣的環境尤其適合,所以在保存食物時務必注意通風以及時間。黃麴毒素不是加熱就沒事了,其耐熱可達260~280度,一般烹飪是很難處理掉的
比較容易被黃麴毒素影響的族群包括
– 長期飲酒者:酒精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進一步加強毒素的危害。
– 服用肝臟代謝藥物者:如服用血脂藥、止痛藥等藥物的人,因為藥物代謝增加肝臟的負擔。
– 長期食用花生的人:尤其是保存不良的花生
– B肝、C肝的帶原者:這些人群本身肝功能可能受損,更易受黃麴毒素影響
要避免黃麴毒素對身體的影響,我們應該要
– 盡量選擇新鮮的食材
– 開封後也盡量用密封罐保持食材乾燥,並放在陰涼處
– 超過效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即使沒看到也是有可能有毒素
– 多購買小包裝,開封就盡量吃完